我在小菜包兩歲四個月的時候幫他報名了音樂律動課~
在高雄有兩間比較有名的音樂律動 -- 美育奧福 跟 音樂童年。
兩間其實都是美育奧福,聽說後來因為對於教材跟教學方式上有些分歧,才變成不同的體系。
會選擇音樂童年,主要原因是小菜包的表姐已經在那邊上了兩年多,
次要原因是我之前有去美育問過,美育一期是12堂(三個月),其中只能請假兩堂,
請假的部分會用其他課程補給你,但當然是得配合他們課程的時間,
上課的老師跟教學內容不見得是跟你原班級銜接的上的...
光這點就讓我先把美育排除在外...
而音樂童年的方式是,八堂課一期,可請假一次,
請假的部分會退費抵扣在下一期費用,
這個方式我就比較能接受,因為真的是會有非不得已請假的時候~
(例如之前小菜包得A型流感)
坊間也有很多媽媽自己找老師組的律動班,價格比音樂教室便宜許多,
不過因為是平均攤的費用,上課的地點大多是活動中心or開放空間,
湊班人數與費用會略有不同。
我本來有想找這種課程,但考慮到想讓小菜包長期上課的話,
之後卡到幼稚園時間,可能需要從白天的班級換到下午或晚上,
自組班無法改時間,但音樂教室就能換時段...
所以才選了音樂教室。
新生第一堂試上免費,
在我去詢問的那週,剛好是週五早上班級那期的最後一堂,
就剛好那堂試上,下週直接接新的課程跟教材~
小幼班的孩子大多是兩歲多不滿三歲...
第一次接觸新的樂器很高興~
第一次上課覺得有點新鮮吧,拿到樂器跟教具很興奮會一直玩,
對老師下達的動作命令會很害羞的不太跟著做,
不過偷偷觀察了一下,幾乎在場的孩子大多都是如此,
不是偷跑去照鏡子,就是看到老師拿新的教具出來就直奔到前面...
畢竟都是不受控制的兩歲寶寶...XD
老師拿教具時,比較安全的會要孩子排隊領取,
大型的或是棒子類等有安全疑慮的,才會一組一組分發給家長,
兩歲多的孩子在排隊很可愛,永遠不會整齊....
上課的內容就是~配合課本的故事發展,
故事很貼近孩子的生活,例如愛生氣的刺蝟、不洗澡的小獅王,
透過故事灌輸孩子對於控制脾氣、生活習慣等正面的內容~
講完故事後,在利用教具配合音樂的部分,
例如生氣與不生氣的表現:用力的敲鼓,與輕柔的拍鼓。
這部分都是透過簡單的方式讓孩子學習對比,
高音低音、快速緩慢、大聲小聲...等。
既然是音樂律動,也會有動的部分,
透過教材去做一些變化,利用毛巾拖行,或是得用手腳夾著小球...
小菜包是個對音樂比較愚鈍的孩子,
到現在還無法完整的唱完一首童謠...
他會唱,但就是唱的零零落落,或只唱關鍵的幾句~
在音樂童年的課程,一期2個月的內容是兩個故事,
每個故事有四首曲子,一首是比較明確帶故事內容的歌曲,
另外三首會是搭配故事內容的創意歌曲,其中有一首是只有音樂旋律的曲子。
一開始其實會覺得為什麼這些曲子要聽一個月,連續四次上課都聽同一首有點膩...
但就我自己觀察小菜包,我才瞭解為什麼....
小菜包在面對新的曲子的時候,前一兩週沒什麼反應,
但到第三週開始,他會家時會開始哼唱這些歌,也會叫我唱給他聽....
在我觀察目前上這一期兩個月的狀況都是這樣,
大多是在第二週開始才會主動哼唱,並且主動要求唱歌或放音樂給他聽。
而在上課的表現上,小菜包不太會跟著老師的指令「同步進行」,
前兩三堂課滿挫敗的,開始會懷疑是不是小菜包不喜歡、上這課真的有用嗎?
但就跟歌曲一樣,從第二三週開始,
小菜包在聽著教材歌曲時,會跟著做課堂上教過的動作...
對於課堂上曾經用的樂器跟教材,在生活上若是有機會碰到,甚至只是類似形狀的東西,
他都會照著上課內容使用....
所以其實小菜包在課堂上的「沒反應」,只是他在觀察、在學習...
課本中也有一些需要手作的部分,簡單的是貼貼紙,
比較困難的就要家長幫忙,有些需要用到膠帶,
就會要孩子排隊等待老師幫忙...
(老師也會準備膠帶給家長使用,不過我覺得讓孩子過去學著等待也不錯)
拿著做好的小刺蝟很開心!
自己很有創意的當口罩~
還可以當帽子....
那天就一直拿著刺蝟,結果放在床上睡覺時被壓扁了....XD
隔天一直跟我說刺蝟壞了...(還好可以輕易回復原狀)
我覺得每週一次讓孩子去跟音樂、律動做接觸真的很不錯,
當然如果本身屬於活潑、創意高的家長,
這些內容都能自己在家裡跟小孩一起互動,
但我自己覺得跟著老師、其他小朋友一起上課的效果還是不一樣!
小菜包目前進入第二期(第三個月),
之後再來分享更多的心得吧...^^
*小撇步分享:
如果你也有想讓家中寶貝在音樂童年上律動,
可以找一樣同為音樂童年的學生當介紹人,折扣200元!
- Jul 23 Mon 2012 02:35
[*小菜包*音樂律動課心得分享]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